脂肪瘤 跟胖不胖無關
聯合新聞網 2012/06/19
不少人望文生義,以為肥胖的人是脂肪瘤高風險群族,或吃太油膩所致;事實上,脂肪瘤與肥胖無直接關聯,更不會因為愛吃高油脂肉類,就長出脂肪瘤。不過,脂肪瘤一旦出現,就不會消失,就算節食瘦身、飲食清淡,脂肪瘤也不會變小...
【聯合報/記者陳惠惠/專題報導】

以電影「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」走紅的藝人柯震東,日前透露後腦勺長了一個「小玩具」,經紀人證實為良性脂肪瘤。醫師指出,只要有脂肪組織就可能長脂肪瘤,不是胖子才會長。

不少人望文生義,以為肥胖的人是脂肪瘤高風險群族,或吃太油膩所致;事實上,脂肪瘤與肥胖無直接關聯,更不會因為愛吃高油脂肉類,就長出脂肪瘤。不過,脂肪瘤一旦出現,就不會消失,就算節食瘦身、飲食清淡,脂肪瘤也不會變小。

脂肪細胞過度增生

 

額頭脂肪瘤,常見凸起。 圖呂佩璇醫師提供
振興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常傳訓說,脂肪瘤發生原因尚未完全釐清,目前已知與體質有關,因染色體異常,導致脂肪細胞過度增生;小孩子雖也可能長脂肪瘤,但以30到70歲較常見。

 

一般而言,脂肪瘤默默長在脂肪組織處,不痛不癢。發生於皮下脂肪層的脂肪瘤,皮膚鼓出,摸起來質地有點軟並帶有彈性,彷彿皮下可以滑動的橡皮塊;長於肌肉層的脂肪瘤,觸感就沒那麼軟。

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吳育弘說,長在皮下脂肪層的脂肪瘤幾乎都是良性,常見於軀幹、手腳和脖子,臉、頭皮相對少見。曾有患者脖子上脂肪瘤大如饅頭,檢驗結果則是良性。

內臟脂肪瘤要小心

 

脂肪瘤外觀無凸起。 圖呂佩璇醫師提供
長於表淺組織的脂肪瘤,較容易看到、觸摸到,但脂肪瘤也可能長在內臟、後腹腔等處,合併其他型態組織,如惡性脂肪肉瘤。吳育弘說,後腹腔、大腿等深層組織長出的脂肪瘤,就可能是惡性。

 

常傳訓說,人體腹腔空間大,往往等脂肪細胞瘤大到一定程度,壓迫腸子或其他器官,出現不適,才會很難發現它的存在。另外,脂肪瘤也可能長在腎、肝、脾及胰等臟器上,有患者就醫時,腎臟已被脂肪瘤包覆。

10公分以上才發現

「發現時,通常都已10公分以上。」常傳訓說,等有腹脹、腹痛症狀出現才到醫院治療,大多都比較嚴重了。常傳訓行醫多年,他說,直徑30公分的脂肪瘤相當常見,有些腫瘤甚至已大至50公分,和新生兒身高差不多,就像懷了一個孩子,也有患者只當自己是吃太多發胖。

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林俊昌說,曾有患者因為吃不下東西就醫,才發現胃裡的脂肪瘤已大如壘球;還有長在後腹腔的脂肪瘤,體積像排球一樣大,直到鼓了出來,觸摸肚子就可摸到,才就醫治療。

病理切片分辨良惡

要判斷脂肪瘤是良性或惡性,「病理切片還是不二法門。」常傳訓說,惡性比率很低,一般而言長得速度愈快,侵襲性愈高,愈可能是惡性腫瘤,但隨患者愈看愈多,他愈不敢只從外觀判斷,有時候甚至很難和纖維瘤、皮膚癌區別。

 

 

 

關於脂肪瘤

1. 流行病學:脂肪瘤是最常見的軟組織腫瘤,好發在30至70歲成人,男女發生比例一樣,5%脂肪瘤是多發性的。

 

2. 發生原因:75%具染色體變異,包括染色體12q13-15基因重組,染色體6與13變異,因此醫師常用「體質」來解釋脂肪瘤的發生。

 

3. 臨床表現:通常在軀幹、頸部、近端肢體(靠近身體中軸,如上臂、大腿)發生無痛的、慢慢長大的皮下腫瘤,若脂肪瘤內有血管栓塞,即所謂的血管性脂肪瘤(angiolipoma),患者可能會感到疼痛或壓痛。

以下幾個症候群應注意:

.Bannayan-Zonana syndrome:多發性脂肪瘤、巨頭畸形、淋巴管瘤、血管瘤

.Gardner syndrome:多發性脂肪瘤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、硬纖維瘤、骨瘤、囊腫

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自體顯性遺傳疾病,特徵是年輕時大腸就有數百到數千個腺瘤性息肉,患者可能在35至40歲即罹患大腸癌。因此,逾50歲、家族有大腸癌病史、飲食西化,再加上多發性脂肪瘤者,建議可以接受大腸癌早期篩檢與定期檢查。

 

4.治療:

手術切除,可在一般外科、整形外科、皮膚科處理。若為肌肉內脂肪瘤(intramuscular lipoma),切除後,局部復發機率仍有19%。

 

(以上資料/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呂佩璇提供)

 


 

歷史新聞 轉寄 列印 討論 0 推文到Facebook 推文到plurk 推文到Twitter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孤獨死與在宅老化

 

  時事評論|公共議題 2012/06/19 09:50:33

 

 

 

 

孤獨死與老老看護

  2012年4月底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23.3%,將近三千萬人,而「孤獨死」的現象屢見不鮮,這是日本發明的新名詞,定義是:「單獨居住的老人,在死亡4天後才被人發現的個案。」在2011年全日本就有15603名孤獨死老人,4天以內死亡被發現都不算在內,可見這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。

  另外在日本,僅由老人和超高齡老人組成的家庭十分常見,這種現象稱為「老老看護」,在老老看護之下所引發的孤獨死案例也不在少數,換句話說就是兩位老人死在一起的情況,譬如說,兩位老人夫妻同住,由身體較好的照顧身體欠佳的,沒想到太太或先生突然猝死,在無人照顧的情形下,另一位老人也相繼死亡。

「絆」與長屋

  總而言之,照顧老人在日本是一個相當嚴峻的課題,日本政府也漸漸在改變政策,希望老人們可以走出家門,主動增加跟周遭人們(並非親人)互動的機會,尤其在311大地震的災難之後,人們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、與身邊人的連結,在日語裡寓意人與人之間情感地帶的漢字「絆」也因此得到重視,並成為日本2012年的關鍵字。

  對於311海嘯的受災戶,政府決定以興建「長屋」的形式來安置,它是一座配有公共食堂、洗衣房和集會場所的老式民居,與以往以個人空間為主的設計大不相同,就是希望可以藉由共同生活來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。

  日本老人照顧觀念的第一個改變是「共同生活」的住宅安排,「雅房」勝過「套房」,第二個改變則是「走出家門」,增加與周遭人們互動的機會,這也證明了老人照護並沒有標準答案,應該要依照每個國家的國情與特性來做因應與改變,也就是要更多元化的思考。

刻板印象

  而我國的老人照顧政策,都是依照社會學者提出「Aging in place」的想法,我們翻譯成「在宅老化」,但英文的字面上並沒有「在宅」的意思,place並不一定是home,不一定是自宅,應該是「適合場所」的意思吧,所以意思應該是「找尋一個適所安養的地方」,我們卻把它直接變成在宅老化,雖然這樣與我們傳統上「老人就是要在家頤養天年」的觀念不謀而合,但卻會造成一些困擾。

  我們學校某教授的媽媽,原本都與教授住在一起,但最近媽媽因為在家太無聊,自行搬到安養院去住。在台灣,一般都不會接受這樣的安排,一般人的刻板印象都會認為有自己的家就應該住在家裡,由兒女負責照顧,不然兒女就會被冠上「不負責任、不孝」的罪名,這是社會觀感所造成的刻板印象。

  現在台灣老年人大多仍然是以住在家中為主,但是與子女一起住的情況越來越少,獨居老人和老老看護的情形越來越多;而不管是與兒女同住或是單獨居住,有生活照顧問題大都是請外勞,資格不符請不到外勞就想盡辦法作假,巴氏量表和鑑定醫師成為箭靶,其實他們只是制度的代罪羔羊。

 

  換句話說,台灣社會蠻歧視「專門照護老人的機構」,檯面上的政策當然看不出來,但實際上多少會有刻板印象,有家有眷的老人不應該到安養機構,實在萬不得已才會去,但老化社會到來了,一定會碰到挑戰!

 多元彈性的安老政策

 

  所以我們台灣實施「在宅老化」不一定是要鐵板一塊,我一直反對「在宅老化」這名詞,第一是因為「宅」不應該只是自己現有的住家或房子,第二則是「老化」並不好聽,講難聽一點就像是「老死在家、在家等死」的意思,我認為古人說的「老有所養」或「安養天年」意境就高明多了。

 

  日本現在所碰到的困境,台灣在2025年也同樣會碰到,那時台灣老年人口來到20%,現在台灣還未把老人安養制度與長期照護制度搞定,都在還初步的研究規劃(長照保險法)與立法(長照法)階段,13年說長不長,其實一下子就到了,現在台灣有250萬65歲以上的老人,2025年就倍增到500萬人,等於每年大約增加近20萬老年人口,不過65歲的老人還沒什麼大問題,至少還算健康,但75歲、80歲以上老人就頭痛了!

 

多元化思考

 

  現在就應該儘快確定我們國家的老人照護政策,多元化的照護方案是必然的趨勢,台灣地狹人稠,寸土寸金,大動土木興建社區設施要花費很大的成本,而且有許多舊公寓是沒有電梯的,老人家根本爬不上去,所以台灣要完全靠自宅安養會有一定的困難。

 

  日本往「老人集合住宅」的方向走,藉由成立互助的社區組織讓老人們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安養天年,除了「共同生活」以外,還鼓勵老人「走出家門」,去與週遭的人認識、互動,當然這需要妥善的設計與安排。

 

  再來,安養院也有其必要性,因為它能專業處理不良於行或是病症嚴重的老人,而且在院內的照護方式是分享的,並不是像個人看護(外勞)那樣一對一,所以成本比較低,素質也比較高,而且可以安排社團及各項活動,讓老人們有休閒及交流的時間,所以在生活品質上來看,專業老人安養機構並不會比自宅安養差。

 

    某教授的媽媽,是自願想要去安養機構,並不是兒女強迫的,我們應該慢慢拋開傳統不孝的刻板印象,仔細思考怎樣的生活方式對老人們才是最好的。甚至在美、歐等國,早就有「反向貸款」互蒙其利方式,老人把自己擁有的房子交給銀行或機構來經營、管理,而銀行或機構負責老人的安養生活,安排老人在他最希望、最適合他生活的機構或社區環境安養天年。

 

 

  最後,談到老人經濟生活的問題,有一部分的老人,不管是住家裡或住在機構,都沒有足夠的金錢支付自己的生活開銷,現階段政府是採取社會救濟、老農津貼、國民年金保險等等方式因應,但在老年人口大量增加的情況下,在幾年後絕對會無法負荷,勞保年金及軍公教退休年金也會出問題,這問題茲事體大,將另文討論。

 

  總之,老人問題與少子化問題一樣頭痛,少子化是國安問題,老人問題何嘗不是,政府要及早做準備,並有彈性、多元化的思考,才能迎接現在已經來到的嚴苛挑戰。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好文分享】 法國現場:優雅的不幸福2012/06/18 10:16:47瀏覽62|回應0|推薦9    

圖文引用天下雜誌

作者: 《遠見雜誌》撰文=黃漢華 | 遠見雜誌 – 2012年6月9日 上午4:50

法國,幾乎等同於優雅、文化的代名詞,更是許多人心中的夢想之地。但是,法國人卻不覺得自己幸福,原因,則和太好的社會福利脫不了關係。

「我愛陽光,我愛爵士樂,我愛我的她,我愛機場,我愛咖啡館和五月的巴黎,」這首法文歌曲《我愛陽光》講述巴黎的5月充滿陽光,爵士樂和咖啡館,不禁讓人愛上巴黎的一切。

但是,今年巴黎的5月沒有歌詞描寫得那麼美,天氣一反常態,不僅陰冷,還下著大雨。不過,壞天氣依舊擋不住觀光客的興致,羅浮宮、凱旋門、奧塞美術館、巴黎鐵塔……,依舊遊人如織。

身為世界第一觀光大國,法國每年吸引7500萬國際觀光人次,超過該國6500萬人口,每年為法國創造6%的GDP。

對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而言,法國幾乎是美食、精品的代名詞,這裡有最好的米其林餐廳、名牌包、香水、高級服裝,來到這裡,彷彿離夢想中的優雅生活更近了。

高赤字、低成長、太好的社會福利 讓法國人覺得不幸福

既然這樣,法國應該是最快樂的國家,最幸福的民族。然而,答案卻不是這樣。根據蓋洛普今年對51國人民的調查,發現法國人最悲觀,一位調查者還說,調查已進行34年,從未看過如此低的分數!
為什麼今天法國人這麼不快樂、不幸福?持續衰退的經濟、高額社會福利制,可能是答案。

法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,和德國並列歐盟前兩大經濟火車頭,可是,2010年歐債危機以來,經濟已大受影響,近年GDP成長在1%左右徘徊,競爭力已經不如德國,去年貿易赤字還高達704億歐元,創下史上新高。

法國景氣每況愈下,在世界貿易總額的占比,從1990年的5.7%,下降至2011年的3.3%,德國則從14.7%增加到16.2%。法國在歐元區的外貿占比也從16.8%下降到12.6%。服務業出口也減少中,在歐元區占比從26%下降至14%,排在德國之後。

今年1月13日,標準普爾信評機構將法國 AAA主權信用評等,降到AA+,到了2月,穆迪認為法國政府債務居高不下,失業率持續攀升,也將法國3A主權信用評等展望調至負面。
法國的經濟競爭力正在流失。今年第一季企業倒閉家數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要多,尤其是中小企業倒閉數,比當時增加27%,去年共有近6萬家中小企業倒閉。

全世界最貴的勞工成本 導致企業倒閉、失業率增加

法國2011年的失業率為9.68%,創12年新高,有285萬人失業,高於德國的6.38%。根據最新統計,今年2月,法國失業率增加到10%,又多了將近4萬人,接近 290萬人。
「生產成本過高是導致企業倒閉潮、失業率增加的原因,」一位熟悉法國內政的人士表示。

細究起來,法國勞工成本堪稱世界最貴,原因是,企業為員工支付高昂社會福利,造成極大負擔。當景氣好時,這樣的負擔或許尚能忍受,但當景氣變差時,就可能無法承受。
2000年以來,相較德國的單位勞動成本,法國多了兩成,這是因為雇主支付的福利費用比德國要多一倍,使法國的計件生產工資成本因此提高三成。

根據法國法令規定,雇主要幫員工多付52%的薪水,做為社福支出,從家庭照顧、保健、職業傷害到失業津貼、退休金等,是全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,員工則自付29%。

舉例來說,月薪1000歐元的員工,雇主實際要付1520歐元,員工實領710歐元。

根據歐盟統計局資料,法國企業為員工支付的社會福利,在歐元區17國裡最高,占勞工成本的32.9%,在歐盟27會員國裡,僅次於瑞典的33.2%,這筆錢涵蓋在職訓練、薪資、徵才成本等項目。

前法國財政部長巴華(Francois Baroin)曾表示,昂貴的勞工成本是經濟危機的主要問題。

為降低失業率 法定工時每週只有35小時

不只勞工成本高,法國的政府支出就占GDP的 56%,遠高於OECD國家平均的43%。逼得政府只好借錢,用赤字換取福利,使赤字占GDP的5.2%,超過馬斯垂克條約規定的3%。

除了雇主與政府負擔沈重,工時也是另一種壓力,「每週35個工作小時制度也是受到批評的高福利,」這位深知法國國情的人士又說。

2000年,為了降低失業率,法國將每週法定工時從39小時降為35小時,以便企業能聘用更多人力;於是,勞工有更多休假時間,卻也為了每天多做幾分鐘,和雇主起爭議。但是企業無法依照生產需求,彈性運用人力,讓企業失去競爭力。

為什麼法國這麼重視社會福利?

留學法國的玄奘大學社會福利系助理教授趙美盈表示,這和法國立國精神「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」有關。19世紀德國宰相俾斯麥看到工業革命造成的職業傷害,開始實施福利制度,後來法國跟著實行,成為高福利國家。

以醫療保險為例,法國就貫徹了平等概念,不僅員工本人受益,配偶、子女及家中老人也都能享受健康保險,這種連帶關係使醫療覆蓋全體人民。

一個新生兒 花掉政府4000萬台幣的預算

到底法國福利有多好?從還沒出娘胎就開始。

每一個孕婦在產前一個月可領到800歐元生育補助,職業婦女有16週產假,小孩出生後,第一胎每月可領500歐元,如果有三個小孩,政府還提供交通、購物優惠。

任職於手機公司的伊莎貝兒(Isabelle)有兩個小孩,她第一胎補助領六個月,第二胎則可領到三歲。由於完善的托兒制度,讓她能安心兼顧工作和家庭。

「法國光是兒童補助,就占GDP的3.8%,」法國全國人口研究所(INED)研究部主管畢松(Gilles Pison)表示,這比OECD平均的2.4%要高,政府每年約莫要花800億歐元。
他說,法國每年約有80到83萬名新生兒,算一算,平均每個嬰兒就要花掉100萬歐元的政府預算,為了迎接一個新生兒,得預備近4000萬台幣!

不只兒童,法國的失業者也能得到良好照顧。50歲以下,失業者可領2年的失業津貼,50歲以上則可領3年,金額係依照原來薪資的40%到75%,每個月最高不能領超過1萬2124歐元。

工作一年領二年失業金,好福利使人怠惰

觀察法國政府去年社福項目比率,包括失業金、退休金的津貼項目占比最高,達45%,事實上,津貼的赤字已經達到100億歐元,也是造成法國政府赤字的主要因素。

「福利太好,讓人怠惰!」Novapost機電公司採購工程師德費(Francis Defaye)認為,有調查顯示,幾乎每個法國家庭都有一個人領過失業津貼,有人只工作一年,就領兩年失業金,週而復始,變成惡性循環。

熟悉法國國情的人士也分析,法國人認為國家有責任照顧人民,視領取失業津貼理所當然,他們認為政府應解決就業、住宅等問題,必須協助找工作、安排居住,導致人民個性不夠積極,這是拉丁民族和視失業為沒面子的日耳曼民族的差異點。

不過,並不是每個法國人都覺得福利政策應該無限延伸。

70多歲的奶奶歐蒂海(Audrey)接受《遠見》訪問時就表示,從出生到死亡,政府提供各項補助,早晚會拖垮國家,可能走上破產,「法國人福利太好,不懂感恩!」

罷工是家常便飯,示威像熱鬧嘉年華會

由奢入儉難。習慣好福利的法國人,很難回過頭去過著沒有福利的日子。近兩年來,只要調整福利政策的消息一出,各種產業工會就抗議,許多改革不了了之。
說起來,法國和希臘似乎是歐洲最常示威抗議的國家。希臘為了裁減公務員抗議,法國則是為延後退休年齡而抗爭。

因應老年化時代,政府去年底將退休年齡從 60歲延到62歲,就發生了四、五次罷工,有數百萬人上街抗議。「巴黎一年大約有1000次示威遊行,」駐法國代表呂慶龍表示,有的示威活動還像嘉年華會,參與者有說有笑。

玄奘大學社會福利系助理教授趙美盈回憶在巴黎留學期間,清潔工、地鐵司機抗議罷工,造成生活不便,垃圾沒人收,地鐵沒人開,她詢問法國同學,對方以稀鬆平常的表情回答,「大家都會輪流罷工,這沒什麼!」

「社福制度到了該檢討的時候,」工程師德費表示,那些福利是在二戰之後,因應當時背景制定,時代改變,應該視財政狀況而改變。

只是才上台的歐蘭德總統,偏向更好的福利政策,他打算將退休年齡再改回過去的60歲。未來五年,法國會有什麼發展,值得細細觀察。

【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;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:www.gvm.com.tw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�X�B: 【好文分享】最好的社會福利 吃垮未來競爭力 法國現場:優雅的不幸福 - 點石成金 自費出版 出書宅 - udn部落格http://blog.udn.com/eastolga/6546820#ixzz1yG8OHThW
   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0分鍾走出美麗健康的人生
2012/06/13 13:08:10瀏覽35|回應1|推薦0

最近因為腰部神經發炎導致行走困難無法彎腰,經醫師囑咐要多運動,一向不愛運動的我迫於無奈要間康只好運動,想了許多的方法最後決定選擇步行,一開始走得很慢每踏出一步就痛得想鑽入地底,就這樣每天慢慢的走,到現在可以一次走一個小時,身體慢慢復原走到現在已經有將近半年的時間,之前的肥胖血壓高的症狀都回復正常,一輩子跟減肥奮戰毫無成效,卻因為神經發炎而讓自己慢慢的減去身上的許多肥肉,皮膚也變漂亮氣色變得很好,完全不需要吃減肥藥,只需要付出30分鐘就能有健康美麗的人生,大家一起來運動吧。

   

 步行的好處多多   

  

 

1. 步行能增強心臟功能,使心臟慢而有力。 步行能增強血管彈性,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。能增強肌肉力量, 強健腿足、筋骨,並能使關節靈活, 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。

  

步行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, 促進胃腸有規律的蠕動,增加食慾, 對於防治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 習慣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。

在戶外新鮮空氣中步行, 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、靈活, 可有效消除腦力疲勞3. 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、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,  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。據專家測定,  當煩躁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,以輕快的步伐散步15分鍾左右, 即可緩解緊張,穩定情緒。

4. 定時堅持步行,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  或降低血壓。使人體消除疲勞,精神愉快,  緩解心慌心悸。 可減少甘油三脂和膽固醇  在動脈壁上的聚積,也能減少血  糖轉化成甘油三脂的機會。 能減少人體腹部脂肪的積聚,保持人體的形體美 對強健身體,提高身體免疫力,減少疾病, 延年益壽好處多多。

  

 



�X�B: 30分鍾走出美麗健康的人生 - 作伙談健康 - udn部落格http://blog.udn.com/hwang99889/6542078#ixzz1yG5lcYon
       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分類:醫療保健 2012/04/21 03:01 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!

 

中醫的理論博大精深,其中有很多玄妙的養生之術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不花錢的中醫養生妙招。  

 吹風機防治感冒:比如傷風著涼了,預感自己可能要感冒時,就趕緊用吹風機的熱風吹吹脖子後方的『大椎穴』,以及背部的肺俞穴,有很好的預防作用。 

 甩手治失眠:每天練5分鐘甩手功,會感到即神清氣爽,精神抖擻。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經衰弱、失眠、健忘等癥狀。

甩手功的要訣是:馬步,十趾輕輕抓地,微微提肛,舌抵上腭。緩緩上擡手臂至與肩平行,再自然甩落至身後。

一次5~10分鐘,一日2~3次。這套動作可以活動手三陰手三陽六條經絡,因此能調節氣血,平衡陰陽,升清降濁。

 睡前揉腹治消化不良:對於消化不好的人來說,睡前揉揉『神闕穴』也就是肚臍,可以很好地幫助消化,冬天容易腹瀉的朋友,不妨晚上睡前都揉上幾分鐘。

放鬆全身,雙手重疊,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,男性宜順時針由小圈到大圈,然後逆時針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,女性則是先逆時針後順時針。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。一般按摩後好好睡一覺,白天會感覺消化功能有改善。


 每天下蹲可強腎:具體做法是,先鬆鬆腰,輕輕旋轉一下腰部,然後做下蹲動作,同時挺直腰板。

下蹲時將意念集中在腰部,腰部的命門處為腎之所在,而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,腎強則抵抗力增強,這個下蹲動作可以有效按摩命門,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。站起時意念則集中於頭頂的百會穴處,感覺自己的頭上有一根線提拉著,這樣能保證身體挺拔。

下蹲站起為一次,根據時間共做九或九的倍數次每天也就花幾分鐘,如果早晨忘記做這套補腎操,中午前一定得補上。

 玄明粉清腸道:每天一杯玄明粉沖水喝,每次用量約是3克 ,也可以再加6克 松花粉一起喝。玄明粉的好處在於可以清腸,中醫裏認為腸常清則五臟常清。

 

 

影音圖檔:網路   感謝分享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px } 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!
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TFYv99WYERjLnu.qg_DoZDyK/article?mid=97322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些年有時常會有些身邊的至親、朋友、同學等。有不健康遺憾,在教拳中每當看見有人因身體不適!花錢來學習太極拳時,我心中總是會有不捨與難過,因為大都是積勞成疾。西醫無法根治、中醫調理要花錢、花時間!我們社團內也有醫師好幾位來學習太極拳藝。只為了想用最自然的方式養生!因為醫師們知道西藥副作用的後果。10/8參加同仁精進營,執行長林俊龍院長公開表示:要活就要動!這時老祖宗的智慧出現了藥補不如食補、食補不如功補末學提供一種簡單易學的功法。名為能量倍增操。為太極輔助功法。只要你想要健康。只要你願意在連續二、三個月。在睡前的十五分鐘抬抬腳。只花你一點點的時間,就可以讓你精神倍增、改善體質;這個功法,約民國87年在屏東有一位太極尤師姐教我練習,當時,尤其是女性只要有生理不適、便秘、胃腸消化不良、尿失禁、攝護腺腫大等。她就免費傳授。師姐當時對我說:如果將來有機會,要把這功法教出去造福大家。所以整理了過去的講義提供大家參考如下。

在此簡述抬腳時的過程與反應:

一、在抬腳時前、後需各喝300西西溫開水,心平氣和保持

輕鬆,自然呼吸、不可憋氣,靠腰力及丹田氣力來支撐身

體下半部所受之酸。使身體與大腿成九十度、大腿與小腿

成九十度支撐至少十五分鐘以上

二、在抬腳時血液會迅速流回肝、腎,給予重新解毒排毒,此

時新陳代謝增加,腰部以下會有強烈極酸的反應,為了排

解瞬間增加毒素,人體腦下垂體自會分泌激素,激發潛能

,加強排毒,最後在流汗中,將毒素予以排出。

三、在抬腳時可引濁氣下行排出,升清降濁正氣倍增,體內

正常細胞大曾活躍,癌細胞自然死亡。

四、在抬腳時神闕(肚臍)及命門同運氣,打通任督氣血暢行

無阻,毛細孔擴張,增加皮膚呼吸及代謝作用,因丹田訓

練呼吸,減少肺部負擔胸腔之濁氣自可順利排出,解決心

胸之鬱悶、心胸開朗氣沉丹田、心臟恢復正常功能,心理

壓大降低、血壓隨之穩定。

五、在抬腳時因流汗,自可將體內酸性毒素排出,血脂肪自然

   

     燃燒。脾主四肢,所以血糖可以穩定,改善脾的功能,人

的性情自然溫順和譪可親。

六、在抬腳時,大小腸自然會蠕動,膀胱更有力,男女生理功

能更是增強奏效,何來秘便、月事不順、攝護腺腫大等失

調症。胃腸消化、排便正常,何來肥瘦不均,胃口不開呢?

七、在抬腳時,脊椎保持水平,全身肌肉富有彈性,氣血順暢,

   各關節自會增生骨髓,脊椎兩旁神經恢復平常傳導作用,

何來關節退化,或長骨刺的名稱,壓迫神經的病痛呢?

八、在抬腳時,因內臟全身運作,腦內革命,心理生理調適正

常,何來睡眠障礙症。頭腦清醒、智慧、記憶力當然會增

加,這是真善美的表現。激發意志力及吃苦耐力,方能突

破酸的痛楚、障礙,達到流汗的過程,發揮抬腳的最終目:

抬的愈久,活的愈久

 

 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降低罹癌率 楊慕華:多蔬果少應酬
聯合新聞網 2012/06/19
怎樣降低罹癌機率?醫師提醒,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否屬高危險族群,不同癌症有不同族群,如肝癌,喜歡找有B肝、C肝的人,這些人就須長期追蹤,接受治療。
【聯合報╱記者李青霖/新竹報導】

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慕華,專注研究,也重視家庭生活。 圖/楊慕華提供
竹科人普遍外食,加上工作壓力大,如果無法選擇健康的生活型態,很容易陷入「癌症高風險界域」;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慕華說,「少應酬、品嘗相對健康的食品」,可以更快活。

42歲的楊慕華,帶領團隊發現頭頸癌不同其他癌症的運作機轉,受國際矚目,已3篇論文登上國際細胞生物學領域排名第一的「自然細胞生物學」期刊。

他說,癌症是現代人聞之色變的疾病,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愈來愈多,許多癌症也有年輕化趨向,對處在高壓力鍋中的科技人來說,更需提高警覺。

怎樣降低罹癌機率?楊慕華說,先要了解自己是否屬高危險族群,不同癌症有不同族群,如肝癌,喜歡找有B肝、C肝的人,這些人就須長期追蹤,接受治療。

其次,檢視是否過著「危險生活型態」,台灣男性以口腔和肺癌居多,抽煙、喝酒、嚼檳榔就屬危險生活,又如大腸癌,長期外食的科技人就需檢視是否少蔬果、多肉食,儘量改變習慣。

第三,了解家族是否有癌症遺傳因子,例如大腸癌,好發於40~50歲,家族有多人患同樣疾病,就需小心,乳癌也一樣,如果一、二等親家人曾罹患,就需注意。

遠離癌症方法很簡單,楊慕華說,讓自己過「健康的生活」最重要,包括:規律運動、良好的飲食習慣、少應酬,下班寧可運動、休息,不要應酬。

楊慕華每天看病、巡房、研究、寫論文,還陪家人,每樣都做得好,他重視時間管理,依輕重緩急處事,「把最精華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事情」。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聯合晚報╱高希均】
2012.06.18 02:54 pm
 

要「關鍵兩年」中台灣翻轉,先要治好當前流行的「台灣病」。

逢「中」必反、逢「漲」必反、逢「改」必反,就是今天的「台灣病」;其中尤以逢「改」必反。像癌症一樣,已進入第三期。

隨著國內外情勢的變化,政府必須要做各種改革以及修正各種法令,但祇要公部門一提出改革─從證所稅、十二年國教、健保、到都市更新,甚至因應氣候何時停課停班,無一不遭受到鋪天蓋地的挑剔。任何改革,一定牽涉到對現狀的調整,祇要侵犯到自己一絲利益、一絲不便、一絲不確定感,就出現不成比例的反對聲浪,甚至幕後發動示威或恐嚇。結局是改革熄火。

為什麼社會不能出現另一種理性聲音來支持?或者為什麼媒體不多報導各種建設性的修正,以集體智慧促其實現,而不是萬箭穿心,胎死腹中。

要如何治「台灣病」,祇有靠「包容心」。「包容心」就是對台灣社會長期發展有利的事,大家進一步來理性獻策,大家退一步來相互折衷,大家讓一步來取得共識,大家跨一步來全力推動。這「四步」就是包容心的具體實踐,就是在為台灣經濟開路。當台灣社會擁有了「包容心」:

(1) 媒體及民代就會減少起鬨及作秀,評論時展現客觀的平衡。

(2) 保障自己人權與自由的同時,不會傷害沉默大眾的利益。

(3) 「利益團體」不會明目張膽的強勢。

(4) 除了低所得及弱勢團體需要照顧,你與我這些可以自食其力的人,應當要以身作則地提倡「使用者付費」、「有能力的人多付稅」。

(5) 為了下一代子孫的福祉,以及支付擋不住的各種社會福利及補貼,稅基必須要擴大,「加稅」必須要做,財政赤字必須要下降。

(6) 最難擺脫的是貧窮社會中根深柢固的二種恐懼:(a)要靠「保護」來阻擋開放及外來的競爭(如陸生來台就業機會搶去年輕人的工作);(b)要靠「白吃午餐」來佔公家及別人的便宜,以減少自己的支出。

(7) 執政者(從總統到內閣到國會議員),必須要以前所未有的魄力,透過各種方式(如辯論、公聽會、座談會、專訪),說服大多數人民。

不治好今天的「台灣病」,哪會有健康的明天?

(作者為遠見‧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創辦人)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OCT檢查中確定你右眼眼底的視網膜的黃斑點位置穿了一個窿,




2012/06/19 03:20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※郭坤豪醫生指出,黃斑點穿窿可分為○至四級,愈早發現愈早補救,視力復原機會愈高。


※將阿姆斯勒方格表放在視平線三十厘米距離,可以檢查受影響的視力範圍。


※李小姐在方格上圈出視力變形範圍。


※手術後十至十四日,病人必須保頭向下的動作(每日最少十六小時),唯一活動便是看書。


※正常的黃斑點是黑色的,中間沒有穿窿。


※這圖片清楚見到黃斑點中間有一個白色點,即是穿了窿。


※「光相干性分析儀」是一種嶄新的檢查儀器,能分析視網膜及視神經的分層式結構,有助眼疾的診斷、評估和監察手術前後的變化和進度。2006/04/19 東周刊138A 養和醫療檔案 P111



扭曲燈柱 驚現黃斑點病變


  李小姐有天赫然驚見燈柱變彎,文字變形,後來經多番查證後才知道自己眼睛的黃斑點穿了窿,幸好發現得早,及早做手術挽救,修補穿窿位置,否則可能永遠墮進黑暗世界。

  我最初真的不知道這麼大件事,還以為是自己睡眠不足眼花所致。」現已回復視力的李小姐說。回想起來,這場視力風暴真的奪魄驚心,除了眼前景物變形外,最恐怖的是手術後等候康復期間,那隻出現問題的眼睛在外觀上像喱一樣,血紅一片,而張開後,她看見的景物完全在混沌中,伸手不但看不見五指,連手的形狀也看不見。


  這場風暴發生在四個月前,那天三十餘歲的李小姐眼前的景物出現怪象:「我看報章娛樂版時,看到那些明星忽然變成大細眼,而那些字體忽然變得歪歪倒倒的,而在公司看文件時,h字會看成是n字,那個字母竟然沒有了上截……」由於李小姐雙眼都有近視,右眼五百七十五度,左眼三百五十度,戴了隱形眼鏡十幾年,有時睡眠不足都會出現眼前景物模糊現象,所以她大力眨眼,讓淚水滋潤眼睛,希望休息一陣就會好。


  中午,李小姐外出午膳,看見街上的燈柱,也變得彎彎曲曲的,望向遠方的大廈,長方形的窗框也變彎了,大廈亦變成S形!景象變形情況足足維持了一個星期,而在她反覆地自我檢查後,發現變形景象只在視野的正中心位置,外圍景象仍然正常,而且只出現在近視度數較深的右眼上。李小姐再不敢怠慢,約見眼科醫生。


  視網膜長出水泡?


  眼科醫生先問清楚她的病史,頭部有否被撞擊,家庭成員有否眼疾等。李小姐說,她一年前因眼睛受細菌感染而求診,經治療後已康復,但說到病史,醫生聽後都不禁皺眉 ——「我媽媽在五十幾歲時,曾試過視網膜脫落。」李小姐說。


  醫生記錄李小姐病況後,為她檢查雙眼結構,包括利用儀器檢視眼底,結果顯示左眼沒有異樣,而右眼則有一個像水泡的東西在視網膜接近黃斑點位置,他相信這極可能是造成視力問題的原因,建議她到化驗室透過精密儀器再檢驗清楚。


  「醫生,我看到的景物都變晒形呀!」李小姐向接見的醫生求救。


  根據她的描述和醫生的初步檢查報告,醫生估計可能與眼球黃斑點血管增生有關,於是安排她進行眼球血管「螢光造影」檢查,在她的臂彎靜脈血管注入顯影劑,顯影劑經靜脈一直流向眼球,增生的血管便能清楚現形。然而,「螢光造影」未有發現血管增生。


  黃斑點穿了窿


  「李小姐,剛才的檢查證實你的眼球沒有黃斑點血管增生,我建議你進行OCT檢查,即光相干性斷層造影,該儀器是利用極低能量的『近紅外線』激光,投射在你的視膜網中心的黃斑點上並進行掃描,能看清楚你的黃斑點有否破損或任何不正常情況。」醫生說。


  「醫生,視網膜脫落有遺傳的嗎?」聽到可能與視網膜和黃斑點有關,李小姐有點擔心地問。


  「是有這個可能性。」


  李小姐聽到醫生這樣說,難免更憂心。接下來的檢查,李小姐依醫生指示,將頭部靠近該部光相干性斷層造影儀,儀器對她的視網膜黃斑點進行多角度掃描並拍下圖片,然後經電腦分析。


  結果顯示李小姐的右眼視網膜黃斑點位置,出現撕裂現象,可能穿了窿,必須盡快進行手術修補,醫生立即轉介她見對視膜網及黃斑點素有研究的郭坤豪醫學博士。


  當日,郭坤豪醫學博士立即再為李小姐眼睛作徹底檢查,在儀器協助下,確定李小姐右眼黃斑點有一個直徑約0.2毫米的破損。郭醫生並請李小姐進行「阿姆斯勒方格表」檢查,「你將這個方格放在你的視平線三十厘米的距離,先用手蓋左眼,右眼凝視方格中心白點,然後將你看到的變形範圍,在方格上圈劃出來。」結果李小姐在方格上圈劃出一個直徑約五厘米的變形範圍。


  「李小姐,雖然直徑只得0.2毫米,非常細小,但我們雙眼的視網膜上的黃斑點直徑只有約4.5毫米,而黃斑點中間約1.5毫米直徑的神經組織,是最重要的中央視力區域,而你穿窿位置正好在這中心點。你剛才用『阿姆斯勒方格表』檢查,反映你受影響的視力範圍。」郭醫生解釋檢查結果。


  斷層影像顯示破損


  「醫生,點解我的黃斑點會穿窿?」李小姐擔心地問道。


  「人會因為深近視或年老,眼眶內的玻璃體出現不正常收縮,扯破了黃斑點上的神經組織,所以造成穿窿,另外如果突然被撞擊,亦有可能令黃斑點被拉扯,因而穿窿。負責中央視力的黃斑點穿窿,就會直接影響中間的影像,變彎曲、變形、變模糊,但外圍視力就正常,如果延誤診治又或不理它,中間位置最後會變成一片黑色,即喪失了中央部分視力,永遠無法回復正常。」郭醫生向李小姐解釋黃斑點穿窿的嚴重性。


  「醫生,我的情況算嚴重嗎?有得醫嗎?可以完全回復視力嗎?」李小姐心急的問道。


  郭醫生繼續解釋:「黃斑點穿窿,其嚴重性大致分為○至四級,數字愈大愈嚴重,嚴重是可以致盲的,但愈早發現,愈早補救,視力復元機會愈高。而你的情況屬第二級,接受手術後,在半年至一年內有極大機會可以完全恢復視力。」


  切除玻璃體


  李小姐清楚病況後,醫生向她解釋必須要盡快進行修補手術,「我會為你進行玻璃體切除術,解決玻璃體拉扯問題。玻璃體本身成分百分之九十九是水,切除後對人體沒有影響。但因為玻璃體的體積支撐眼球,切除它後,我會注入一種氣體代替玻璃體支撐眼球,而由於細胞有修復能力,黃斑點穿窿位置會慢慢癒合,大約十至十四日便會埋口。」


  「成功率有幾多?」李小姐問。


  「成功率有九成以上,而且你病情不太嚴重,有極大機會可以完全康復,你可以放心。」郭醫生解釋。


  不過,這個手術對病人有一定難度,就是手術後病人必須要保持頭向下的姿勢。「由於我注入的氣體作用是緊緊貼及封住黃斑點穿窿位置,而這氣體是向上升的,所以你每日有約十六個小時必須保持俯身,例如趴在上或沙發上,如坐,必須保持彎腰,令頭部與地面成水平線,這樣氣體向上升便能貼黃斑點破損位置,幫助其癒合。」醫生向她解釋說。


  移除內界膜增成功率


  三日後,李小姐到醫院接受手術,郭醫生首先為李小姐進行全身麻醉及為右眼球消毒(亦可以局部麻醉),然後開三個約0.89mm小孔,分別放入提供光源的儀器,注入生理鹽水的喉管及手術儀器。他一邊利用手術切割器抽走玻璃體,一邊注入生理鹽水(因為沒有了玻璃體的支撐,眼球會收縮,所以要以生理鹽水代替其支撐功能)。切除了玻璃體後,醫生就要注入一種叫「C3F8」的氣體入內,目的是利用這氣體隔開眼眶內的水,防止水從穿窿位置滲入,同時緊貼及封住黃斑點穿窿位,讓其自行癒合。而這氣體留在眼球內,約八星期後會被人體所吸收,毋須再施手術抽出來。在此八星期內病人不能乘搭飛機,因氣壓變化會傷害眼球。


  郭醫生指出,以前黃斑點穿窿治療,先切除玻璃體,然後進行液體及氣體交換後,手術就完畢,但成功率只有五至六成,更會有5-10%復發機會;但自從九九年引入「視網膜內界膜移除」後,手術成功就大大提升至92%,這方法十年前歐美有部分醫生已試用,並且十分成功。郭醫生解釋,視網膜前有一塊內界膜,移除後就可以刺激視網膜分泌生長因子,令穿窿位置加快復元;而且這層內界膜,有可能會扯開正在復元的穿窿位置,所以移除後可以大大提升手術成功率,而且接受初次手術後亦無復發象。數據顯示,在病發後半年內接受手術的黃斑點穿窿(三至四級)病人,手術後在驗眼視力表上,可以多看三點六行的文字。(參考:郭坤豪等,英國眼科期刊,2002及2003)。


  氣體阻礙視線


  一個多小時後,手術完成,李小姐留院一晚後就可出院。她要定時滴消炎眼藥水,貼上紗布及戴上保護眼罩,避免任何碰撞。李小姐亦要定期覆診,持續觀察半年至一年,才可確定黃斑點病得以解決。


  在等候康復期間,李小姐那隻患病的眼睛,外觀上相當嚇人,「可能是玻璃體給切除了,我從鏡中看到自己眼部組織好似喱一樣,眼白好紅,而我用眼望出去,覺得有個氣泡在眼球內。」李小姐向記者說。不過由於醫生一早向她解釋手術後情況,已有了心理準備。


  約一星期後,李小姐覆診,醫生為她檢查眼睛。她回憶當時的情況說:「我看到眼前景物仍然一片灰濛濛,看不清醫生的容貌;我試伸出右手,然而卻連手的形狀也看不清。」


  醫生向她解釋,說這是正常現象,因為眼球內所注入的C3F8氣體,會擋去部分的視力,視力會變得模糊。


  郭醫生在細心檢查右眼後,認為她的康復情況十分理想。


  李小姐記得大約在手術後三星期,她開始看到上半部景物,四星期後,眼球內的氣體愈來愈少,所以她看到的景物愈來愈多。手術至今已四個月,李小姐的視力已大致康復,中央位置的景物不再變形。


  李小姐慶幸自己及時診治,視力才能康復。


  黃斑點病變病人,多為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,所以又稱為老人黃斑點病變。這疾病是引致港人失明的第三號殺手,估計有十五至二十萬人患有,而且煙民比一般人的病發機會高出兩倍,所以黃斑點病變患者年輕化,亦不足為奇。


 


 


資料來源 : 東周刊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 







 

 












 
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明眼穴 - 重要又好用 防疲勞∕白內障∕好睡眠–別忘告訴朋友哦!! 這是一位60多歲的師兄和我分享他原有老花及近視,做這個穴道按壓半年後去驗視力已達1.2, 現在他已不帶眼鏡有空就按明眼穴。工作離不開電腦的人需要這個妙方!祝您健康!

明眼穴、鳳眼穴、大空骨穴  上了年紀,容易老花眼,試試看明眼穴的按摩,保證您會耳聰目明。

工作離不開電腦的人,需要這個妙方!假如我們常常會感到眼睛會疲勞,  

但又不是睡眠的時間,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穴道的按摩法,來舒緩眼睛疲勞的症狀。  

在我們的姆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、鳳眼、大空骨(如上圖),  

明眼、鳳眼能夠改善眼睛疲勞和急性結膜炎,大空骨則可改善一切有關於眼睛的症狀。  

平時眼睛容易疲勞的人,每天要刺激這三個穴道兩次。  

刺激的方法是,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,以拇指的指甲分別對這三個穴道施予刺激,  

只要以稍微感覺到疼痛程度的力氣來指壓即可。  

這是項簡單的按摩方法,當工作的休息時間、或是通車的空檔,均可自行操作。  

眼睛疲勞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,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來消除眼睛的疲勞,便可輕易地入睡,以上的方法還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內障。   祝你健康快樂 

感恩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